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特高压工程:领跑世界的电力“高速路”

发布时间:2024-10-24 浏览数:56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image.png

特高压技术是输变电技术的“金字塔”,是中国制造引领世界的一张“金色名片”。2009年,我国首个特高压工程投运。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建成特高压交流线路19条,特高压直流线路20条,特高压线路的输电长度超过4万公里。

勇闯特高压技术“无人区”

特高压电网不是高压电网的简单放大,而是关键技术和配套设备质的提升。我国在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之初,根本没有成熟的技术、设备和标准可借鉴。我们敢为人先,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用科学的态度开展研究,做了大量试验验证工作。

勇闯特高压技术“无人区”,取得丰硕成果。为掌握特高压技术,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基础研究-工程设计-设备研制-系统集成-工程示范”的技术路线,逐步建成国际电力行业规模最大、综合环境模拟程度最高的高压国家工程试验室,包括特高压交直流试验基地、特高压工程力学试验基地、国家电网仿真中心、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和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构成了完善的特高压试验和研究体系。

位于海拔4300米雪域高原的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力试验研究基地。在西藏恶劣的天气条件下,陆家榆带领团队仅用139天就完成了试验基地建设。建成后,中国电科院陆续开展一系列科学试验,形成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世界特高压高海拔试验研究的空白。

随着一大批特高压交直流工程陆续建成及稳定运行,我国实现了特高压技术“从0到1”的突破,实现了输变电技术创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在里程碑工程、成套设计、科技创新、设备制造、试验能力、国际国内标准、全产业链专业队伍、海外工程及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

特高压技术创新,推动我国率先形成了一系列特高压技术标准,我国的特高压交流标准电压被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大电网组织推荐为国际标准电压。中国不仅是全球唯一掌握特高压核心技术和全套装备制造能力并将其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也是特高压输电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者之一,构建了完整的特高压试验、研究、技术标准体系。

能源运输“主动脉”更加强健

我国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需求呈逆向分布,80%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北部,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部、中部。特高压电网具备输电容量大、距离远、效率高、损耗低、占地省等显著优势,是“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

随着关键技术接连取得重大突破,特高压电网建设全面铺开,我国已建成“19交20直”特高压工程体系。其中包括世界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工程——±800千伏云南—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及±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19年9月投运的±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2022年6月投运的±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则首次将“常规直流+柔性直流”的混合级联技术应用于实践,是世界首个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工程。

目前,各地特高压工程正加速建设。

在重庆首座特高压变电站建设现场,重庆已经全面进入特高压时代,我们电力技术青年生逢盛世,我们要把每一道工序都做得扎扎实实,为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供电保障能力贡献力量。

在湖南,“宁电入湘”工程进入攻坚阶段。湘2标是“宁电入湘”工程线路路径最长、铁塔基数最多、地形条件最复杂的标段。在施工过程中,湖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湘2标)项目总工程师邹同华有许多攻坚克难的经历,实现了一项项技术上的突破。经过反复研究和技术分析测算,建设者解决了复杂地质开挖的难题,同时有效克服孔洞易坍塌和涌水涌沙的风险,为后续组塔和架线施工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西电东送”特高压工程正向更绿色、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推动西南水电和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的同时,促进东中部地区能源结构清洁绿色转型。
       国电中星作为一家电力检测设备厂家,密切关注电力行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动态,更多资讯欢迎访问www.gdzxdl.com。